书经网
标题

扬州有大宅,白骨无地归:刘驾《贾客词》翻译赏析

来源:书经网作者:时间:2023-01-27 06:03:26
扬州有大宅,白骨无地归:刘驾《贾客词》翻译赏析贾客词 刘驾 贾客灯下起, 犹言发已迟, 高山有疾路, 暗行终不疑。
扬州有大宅,白骨无地归:刘驾《贾客词》翻译赏析 贾客词

刘驾

贾客灯下起, 犹言发已迟,

高山有疾路, 暗行终不疑。

寇盗伏其路, 猛兽来相追,

金玉四散去, 空囊委路歧。

扬州有大宅, 白骨无地归。

少妇当此日, 对镜弄花枝。

注释:

⑴贾(gǔ)客:商人。古时特指囤积营利的坐商,古时候称行商为“商”,坐商为“贾”。后泛指商人。



⑵发:出发。

⑶疾路:捷径。

⑷暗行:在天色还很昏暗的时候赶路。

⑸寇盗:指抢劫的强盗。

⑹委:丢弃,抛弃。岐:一作“歧”,路的分支。

⑺扬州:著名的繁华都市,也是富商大贾的集散地。

译文:

天还没有亮,商人就起床了,却还觉得此时出发已经来不及了。高山上有条捷径,商人以前常走这条路,从没有出现过差错,虽然此时天还没有亮,但商人还是认为这条路不会发生意外。这一次他却遇到了劫匪,他们埋伏在路旁,商人经过时,他们一拥而上。商人遭遇横祸,钱财散尽,空落落的袋子遗弃在路旁。商人辛苦多年,在扬州置下大宅,谁想路遇劫匪,竟葬身荒野。他的妻子此时不知祸事已经发生,正对着镜子细细整理容妆,等待他的归来。

赏析:

刘驾在唐代诗人中是被称为能“以古诗鸣于时”的(见《唐诗别裁》卷四)。诗的第一段,通过“起”、“言”、“行”等动作,写商人为了谋利,天不亮就起来赶路。从“暗行”照应“灯下起”,口口声声“发已迟”到“终不疑”,都可看出诗人炼句是颇费斟酌的。

第二段承接上面,写贾客“暗行”引出的后果。“猛兽来相追”,既写出寇盗的凶残,又自然地引出商人可悲的下场:“金玉四散去,空囊委路歧”。这里不写贾客性命如何,却只说了钱财被抢光。其实写钱就是侧写人,而且是更深刻地刻画了人。

最后的一段,诗人运用了点睛之笔:“扬州有大宅,白骨无地归。”古人认为客死异乡是很可悲的,一般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会遭此不幸。“扬州”是当时极为繁华的城市,死者家住扬州,有朱门大宅,竟落到如此下场,就令人惊愕了。仅此两句,已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了。谁料诗人笔锋一转,出语惊人:“少妇当此日,对镜弄花枝。”这一方尸骨已抛弃在荒山僻野,那一方尚对着镜子梳妆打扮,等待贾客归来。“当此日”三个字把两种相反的现象连接到一起形成对照,就更显得贾客的下场可悲可叹,少妇的命运可悲可怜。诗人这种抒发感想的方法很值得借鉴,这远比直来直去地发一番议论要强得多。这四句诗仿佛在讲客观事实,并不带丝毫主观的色彩。诗人通过几个很妥贴的意象来表现,以唤起读者的进一步思索和联想。这种技巧,在唐诗中是常见的。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国者,天下之大器也,重任 国者,天下之大器也,重任

国者,天下之大器也,重任也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国...

国有贤相良将,民之师表也 国有贤相良将,民之师表也

国有贤相良将,民之师表也。...

国无奸民,则都无奸市。 国无奸民,则都无奸市。

国无奸民,则都无奸市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国无奸...

国正天心顺,官清民自安。 国正天心顺,官清民自安。

国正天心顺,官清民自安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国正...

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,无六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,无六

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,无六年之蓄曰急,无三年之蓄...

最新文章
圣人之官人,犹匠之用木也 圣人之官人,犹匠之用木也

圣人之官人,犹匠之用木也,取其所长,弃其所短。...

圣人之道,宽而栗,严而温 圣人之道,宽而栗,严而温

圣人之道,宽而栗,严而温,柔而直,猛而仁。古诗...

圣人敛福,君子考祥;作德 圣人敛福,君子考祥;作德

圣人敛福,君子考祥;作德日休,为善最乐。...

圣人从事,必藉于权而务兴 圣人从事,必藉于权而务兴

圣人从事,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...

圣人之于善也,无小而不举 圣人之于善也,无小而不举

圣人之于善也,无小而不举;其于过也,无微而不改...

圣人之为治也,刑人无国位 圣人之为治也,刑人无国位

圣人之为治也,刑人无国位,戮人无官任。古诗原文...

圣人之行不同也,或远或近 圣人之行不同也,或远或近

圣人之行不同也,或远或近,或去或不去,归洁其身...

圣人之为国也,观俗立法则 圣人之为国也,观俗立法则

圣人之为国也,观俗立法则治,察国事本则宜。...

圣人畏微,而愚人畏明 圣人畏微,而愚人畏明

圣人畏微,而愚人畏明...

圣人以智笼群愚,亦犹狙公 圣人以智笼群愚,亦犹狙公

圣人以智笼群愚,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。名实不...

手机版 网站地图